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_国产成人一卡2卡3卡4卡_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_国产猛男猛女超爽免费视频_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欧美老妇_人妻少妇乱子伦无码专区_麻豆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看_亚洲精品av无码精品_在线观看老湿视频福利_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

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>行業新聞>玉米需求不振與替代飼料有關

玉米需求不振與替代飼料有關

作者: 來源:中國經濟導報

養殖成本中,飼料一直是“大頭兒”。近期,飼料價格為養殖企業節約不少開支,但卻給國產玉米(2382, -28.00, -1.16%)、大豆(4289, -40.00, -0.92%)帶來了困擾。

豬飼料主要分為兩種,蛋白飼料和能量飼料,一般分別為豆粕(2562, 3.00, 0.12%)、玉米。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分析師張志棟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表示,當前兩類飼料價格均在走低。cF5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-立足飼料,服務畜牧

玉米飼料行情較弱,雖然國家臨儲在東北收了8000多萬噸,但目前消費比較疲軟,增加了糧食銷售難度,其中就包括玉米價格疲軟導致拍賣成交率低。cF5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-立足飼料,服務畜牧

“玉米需求不振與替代飼料有關。”張志棟表示,玉米價格走高時,養殖技術人員發現高粱可以替代玉米,雖然前期有所顧慮,如口感易苦等,但調整配方后,高粱可以100%取代玉米。cF5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-立足飼料,服務畜牧

高粱相比玉米有明顯價格優勢。有觀點認為,目前市場上拍賣的國產玉米價格為每噸2100~2300元,加上出庫費用,拍賣玉米價格實際成本會更高。如果要在市場上購買優質國產玉米,價格則達到每噸2500~2600元。而進口高粱價格為每噸2200元左右,有明顯價格優勢。對處于困境中的養殖戶、養殖企業來說,進口高粱的吸引力不言而喻。cF5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-立足飼料,服務畜牧

在作用近乎等同、價格優勢明顯的背景下,高粱進口量遠超玉米。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,最近3個市場年度,中國每年進口的玉米數量只有300萬噸左右,遠遠低于高粱。cF5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-立足飼料,服務畜牧

今年1~4月,我國進口了320多萬噸高粱。據張志棟介紹,在2014年10月到2015年9月這段時間,我國與美國簽訂了760萬噸的高粱進口量,目前已有630多萬噸裝船,今年都會運抵國內。與此同時,我國還分別與澳大利亞和阿根廷簽署了120萬噸左右、50多萬噸的進口量。若繼續有合同簽訂,今年高粱進口量將再創歷史新高。cF5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-立足飼料,服務畜牧

美國農業部預計,2015/2016市場年度,中國的高粱進口量會比上一年度增加50萬噸。cF5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-立足飼料,服務畜牧

張志棟介紹,進口大麥、木薯都能替代一些低端飼料。雖然母豬飼料尚屬高端,但替代飼料可廣泛用于禽類養殖,這會減弱玉米需求,進而拉低價格,間接地為所有養殖企業節約成本。cF5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-立足飼料,服務畜牧

與國產玉米相比,國際市場玉米價格要便宜一半左右。但我國目前對玉米進口進行配額管理。有市場分析人士表示,配額內的進口玉米,關稅稅率僅為個位數,而配額外的關稅稅率則超過50%。目前,能夠拿到進口玉米配額的企業很少,因此中國進口的玉米數量比較有限,這也是替代飼料受青睞的原因之一。cF5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-立足飼料,服務畜牧

作為蛋白飼料的豆粕價格同樣不容樂觀,其國內價格和玉米差不多——每噸2500元左右。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,隨著國際大豆價格的持續下跌,國內外價差進一步擴大,國際大豆價格遠遠低于國產大豆價格。cF5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-立足飼料,服務畜牧

有預測指出,2015年5~7月,中國大豆進口量將達2140萬噸。2015年2月~4月,中國大豆進口量為1410萬噸,月均470萬噸。cF5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-立足飼料,服務畜牧

國內大豆種植面積銳減的趨勢并未根本緩解。據了解,目前黑龍江地區玉米的播種進度已經超過85%,而大豆的種植進度只有50%左右,明顯低于去年同期水平。而2014/15年度及2015/16年度,全球大豆供應依然嚴重過剩,大豆價格呈現疲態。芝加哥農產品期貨交易所6月3日數據顯示,大豆7月合約收于每蒲式9.26美元,比較前一交易日繼續下跌8美分。cF5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-立足飼料,服務畜牧

張志棟表示,當前飼料價格已到觸底調整階段。目前,肉豬養殖戶補欄積極性有所增加,這將對下半年飼料消費起到一定支撐作用。“不過,補欄要有個過程。”cF5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-立足飼料,服務畜牧

隨新一輪豬周期的到來,飼料需求會有所增加,但以大豆和玉米為主的飼料,在價格內外差別之下,受到的沖擊會有所改變嗎?隨著玉米、豆粕價格的高企,替代性飼料逐漸受到養殖行業認可,實際上,這也在倒逼玉米、豆粕轉型升級——玉米收儲仍需鍛造全產業鏈眼光,以更加市場化的手段,縮小內外價差;大豆受到國際市場價格沖擊的影響無法避免,但如何形成常態化抗壓能力,有效擴大種植面積并完善目標補貼,仍任重道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