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飼料經銷商的十年從業路
今年是勞成燕從事飼料行業的第十年,從2005年踏足飼料經銷行業,至今羅非料年銷量10000噸左右。勞成燕從無到有,在粵西地區的羅非魚養殖市場聲名鵲起。
勞成燕入行時與朋友合作經銷畜禽料,直到2009年才開始慢慢涉足羅非魚苗和羅非魚料經銷,現在業務版圖已擴展到養殖(豬、魚)、飼料經銷(豬料、鴨料、魚料)、賣羅非魚苗(寶路)、收購羅非魚等環節,是粵西地區為數不多以產業鏈模式經營的經銷商。
今年是勞成燕從事飼料行業的第十年,從2005年踏足飼料經銷行業,至今羅非料年銷量一萬噸左右。
主攻水庫養殖市場
相比經銷畜禽料,勞成燕更看好水產料的發展前景。他表示茂名是羅非魚之都,而且羅非魚主要養殖區域在華南地區,相比畜禽養殖,羅非魚具有地域性,可以根據市場情況來預判行情,也更能把控經營風險。現在,勞成燕會把一半的資金用在經銷水產飼料上。
粵西地區除了池塘養殖羅非魚之外,很大的特色是山塘水庫資源非常豐富。這片市場的飼料用量可觀,往往一畝水面全年下來就能投喂一噸料,如果能做個幾萬畝水面的生意,一年的飼料經銷量就有幾萬噸,苗種也能銷出數百萬尾。
但水庫養殖風險很高,勞成燕表示一怕抓不起魚回不了本,二怕產仔太多導致飼料損耗,三怕暴發性死魚,如寒潮導致大面積凍死魚。而且,需要給予很大力度的資金支持,倒不是說水庫養殖戶的資金實力不夠,只是承包水庫、請人管理以及苗種費用等等算下來已是一筆不小的開銷。所以,在用料時養殖戶就會考慮讓經銷商或飼料廠給些支持。不過,水庫養殖也存在可觀收益,因為塘租、養殖成本相對池塘低。
盡管風險大、投入高,勞成燕還是選擇水庫養殖作為飼料經銷的主要目標市場。目前他掌握的養殖客戶水面在三萬畝左右,可以為客戶提供魚苗、飼料、回收成魚等服務。最近,勞成燕還建了一個微生態制劑廠產銷調水產品。
中秋過后魚價會回升
勞成燕回收成魚后,會供給加工廠,因此從加工廠詢問原料魚的頻率也可大致判斷出市場的走向。勞成燕表示,從6月中旬開始,加工廠主動打電話過來要原料魚的次數逐漸多起來了,說明市場上的規格魚存塘量不多。
今年上半年魚價低迷,勞成燕認為主要原因是天氣異常導致羅非魚養殖產量過高,再加上美國加強了對中國羅非魚進口時的藥殘檢測。“以前每年冬天都會凍死一批魚,包括投放的秋苗,算下來會減少1/3的產量。但今年暖冬沒有凍死什么魚,又加上天氣好,羅非魚吃料猛,長得快,這樣算起來產量就非常高了。”勞成燕預計中秋過后魚價會有所回升,依據是市場大規格魚存塘量很少,以及上半年羅非魚整體投苗量下滑四成左右。不過年底又會隨著市場集中出魚,短期內供應量增加而導致魚價下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