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第一次向我推銷,就買單了!
下半年是旺季,尤其是9、10、11這3個月,往往能占全年業績的45%,因而各單位項目采購量均與訂單量成正比,今年,我們還多了很多新玩意,比如什么促銷券、抵扣券、展示架、海報這些,之前未有過。
我們這個行業(產品)加之我們是半個工廠,促銷這玩意少玩,代理商、經銷商他們就常搞些什么促銷、打折活動,由于經營需要,今年我們也試試搞。
新內容采購,自然要找相關的供應商,比如海報、券、展架之類的這些,就可能要找廣告制作公司,或者印刷廠,別看這些小東西,找供應商也挺費勁兒的,一來不太懂這個,二來雖然行業很成熟、很透明,但水也不淺。
網上找到一些商家,大致了解了一下情況,產品沒什么好了解,主要是了解價格,了解過后,大概知道了行情價,我們就開始定量,然后再細談。此時,恰好一位做這方面業務的業務員(40來歲)上門推銷,派名片、單張,來得正需要。
我便讓采購員跟他溝通,鑒于采購量比較大,因而要求采購員關注質量、價格的同時,也要特別觀察推銷員的靠譜程度,或者誠意,如果一開始就給我報比行情價高許多的價格的話,表明有吃生的意思(占信息不對稱的便宜),還好,這中年男老實,第一次就給我們報了很有誠意的價格。
中年男,不像某些推銷員,一旦我們沒給出多少可能的成交信號,便沒耐性溝通細節,如“xx到時做貨的時候再談,現在就談大概的”,中年男超具耐性,而且非常善于傾聽,總是能夠讓我們舒服地接受他的推翻和建議。
我以為中年男只是負責推銷,技術方面應該不太懂,不是,原來是個大師傅,我就干脆讓中年男包辦一切,比如設計、排版….,但我跟中年男聲明“今天還不能拍板下單,你回去給我每樣做些樣板來,樣板費照付,但我有個特別要求,希望做樣板也是很用心的”,中年男說“那肯定的,我做了20多年這行,我明的,樣板嘛,我先給你做出來,樣板費那些到時再講”,我說“好的,謝謝,樣板到時快遞過來也行,你要是方便送過來也行”。
中年男第三天就給樣板做出來,又是親自送過來,一看樣板就知道是認真做的,中年男給我們講解了許多,我們總算大概弄明白是個咋事兒。我問中年男“價格方面,你看是否還可以下???”,中年男說“如果你確定要的話,那就再少xx錢”,我說“可以,然后核實交易方式、交貨期這些…”!
我為什么買中年男的賬?
1、時機巧合
這個就不敷述了!
2、給到我“便利價值”
簡單點講“節省了我的體力、精力、時間”,愿意回報于他;
3、顧問式的銷售
若果中年男只是負責推銷而不動技術方面的,機會就肯定大打折扣的,至少未幫我解決掉問題。
4、誠意、靠譜
就報價這事,就能看出其誠意,雖然初始報價保守些是無可厚非,但客戶立場而言,希望一開始就給到實價(但不是最終價),畢竟雖然客戶不懂行,但不代表沒去比價過,都明白行情價跟實價的差距是很大的。特別是在大家都是專業戶的時候,能不能合作就看老不老實了?! ?/p>
總結:
1.技術出身當銷售真的好處多;
2.人關重要過技術關,但技術強過銷售技巧、技能;
3.眼光長遠,不一定每一單都能成交,但不認真、用心對待就一定不成交;
4.我上述情況,巧合其實只是一部分。但如果我當時沒迫切的需要,而我只是隨便咨詢/請教一下,你能非常專業解決掉我的問題,到時需要的時候,十有八九會找你!